这一次,红十字会终于吃下了自己酿的苦果
勾栏从来扮高雅,自古公公好威名。每逢大灾大难,总不缺可歌可泣的人与事,当然也是群魔乱舞的时候。万万没想到,一场洪水不仅带来了灾难,还带来了汹涌的舆情,让红会差点经受“灭顶之灾”。在我的潜意识中,红十字会是公益机构,是做好事的地方,是值得尊敬的。但不知道什么时候起,这个情况发生了改变,人心开始变凉了。也许是从郭美美事件开始,也许是从武汉上海开始,也许是他们一点点败没的。这些年,他们被诟病的地方有很多,比如善款去向不明、资金与物品无法追溯去向等等。我们都很关注这些问题,我们想知道这个钱到底谁用了?是否进了私人口袋?捐赠的物资有没有被半路截胡?我们辛辛苦苦上班一个月几千块工资,你让我们捐款,我们都想知道善款花在哪些地方。如果花在灾区,我们觉得你在办实事,下一次我们说不定会继续捐款;可如果花在了不该花的地方,你让我们怎么想?我们怎能不寒心?所以,现在人们捐款越来越谨慎了,以至于这次水灾,不少明星直接自己带队深入灾区,不经过任何机构。当然,我们不愿意捐,灾区群众也是理解的。有网友说涿州物资紧张,另一个网友则回复说:“我想捐,但又担心捐出去的,有多少用在你们身上”。有河南网友说出了自己的亲身经历:最后,那位涿州的网友表示理解,说感谢大家的这份心意,已经收到了。没多久,那位求助的涿州网友又上线了,说:“就今天河南发生的事,不建议大家捐款,除非财政公开,交代清楚每一笔钱的去向。”河南发生了什么?河南当年暴雨后,百亿灾后重建资金出问题了,并且还是大问题。三年清知府,十万雪花银。那可是上百亿的资金,可是老百姓的救命钱,可是无数人重建家园与恢复生活的希望,可还是出问题了。扯远了,说回红会的问题。在前天的文章中,我说到红会摆拍、支出与收入、北京五木服装公司以及捐赠人地址和被捐赠地址重合等问题。这些问题都是摆在台面上的,红十字会当时并没有公开回复,倒是第一时间回复了另外一件事。说的是北京红十字会在6月时搞了一次入户慰问救助行动,这次行动发放了4000元慰问金,但活动费用和餐费却高达27000多元。当时网友都怀疑红会是借着慰问的名头,去做其他事,毕竟是慰问行动,活动费用接近慰问金的7倍,怎么看都不合理。没多久北京红十字会回应了,说那次活动是志愿者到基层诊疗,一共去了94个人,分3次前往3个不同的地方。4000慰问金是因为在诊疗时发现了两家贫困户,所以分别赠送了2000元。话虽如此,但有意思的是,在舆论发酵后,红会将表格中的“活动住宿费及餐费”改成“活动费用”,“活动桌牌及横幅制作费”改成了“活动标识及横幅制作费”。对此,红会解释说是做了“略微调整”,为了避免“误会”。而就在今天,北京红十字会终于回应了我前天文章中所提到的种种问题。回应的内容很长,我大概总结一下。关于物资采购问题,价格50万以上的采购物资要走公开招标流程,并经由专家评标。企业可以定向捐赠,捐赠者可以指定将捐赠物资用到什么地方,那是捐赠人的权力,五木公司捐赠的东西,接收人是那个村的百姓,不是回到了五木公司,这属于正常现象。五木公司的季连旭和红会常务理事会成员中的季连旭是同一人,常务理事是选出来的,他们只参与决策和开会时表决,不拿红会工资与其他报酬。五木公司捐赠的商品单价过高,不是为了抵税,因为他们做的是中高端产品。一切都是巧合,这世上就是有那么多巧合。但有些问题还是很奇怪,季总感恩当地百姓,为何不直接把物资送到百姓手里,反而要经过一系列复杂流程,再由红十字会转交给百姓呢?直接给百姓,百姓不是能更快拿到物资吗?五木公司的员工说,他们捐赠物资还要另外交税,另外还交了17万的税。季总是人傻钱多吗?明明可以直接给,却偏要走一遍复杂的流程后,再多给17万的税,是帮国家创收吗?在每日经济新闻的采访中,五木公司的员工还说:“你说为什么让他们给传得都这样...真的都觉得寒了心了。”万万没想到,老百姓还没寒心完,红十字会的常务理事也寒心了。要我说,真觉得寒心就别做了,让其他人来做。事情发展到今天这一步,真不怪群众,不要说寒心,不要觉得委屈,要怪就怪大家走得夜路太多了,真的害怕再遇到“鬼”。信任是最宝贵且稀缺的财富,一旦失去,再想建立起来就很困难了。花钱如流水,收钱时锱铢必较,一问就是亏损,遇灾祸就是捐赠。雪崩了。
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,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,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。